PEL五周年名人堂成立,选手讲述电竞真实面面观
发布时间:2025-10-10

在PEL五周年庆典上,名人堂的成立成为一大亮点,我们倾听五位选手讲述电竞的真实面貌

个人在玩和

澎湃新闻报道,12月28日至29日,2025PEL五周年庆典暨全明星周末在成都量子介电竞中心盛大开幕。活动中,PEL首批名人堂成员的亮相和颁奖仪式备受瞩目。名人堂在传统体育联盟中并不罕见,PEL名人堂的设立也具有象征意义,入选的五位选手分别是朱伯丞(ID:Paraboy)、冯姝杰(ID:Suk)、曾泽海(ID:Order)、钟鸿森(ID:33Svan)和糜加诚(ID:诚c),他们拥有辉煌的电竞生涯,共同见证了赛事的成长。

让我们走近这五位极具代表性的年轻人,聆听他们的心声,还原他们与电竞之间最真实的故事。现场,曾泽海与粉丝互动,分享了他的电竞之路。

天赋

对于电竞而言,“天赋”一直是热议的话题。20岁的冯姝杰在2025年清明节假期,仅用3天时间便打进了国服前100。与此同时,朱伯丞的母亲在纠结是否送儿子进入电竞学校。如今,朱伯丞感慨母亲为他支付的几万元学费,“当时我已经是国服中最顶尖的玩家,上不上电竞学校,我都有资格去职业俱乐部试训。”

在电竞赛事中,我们看到的大多职业选手都拥有类似的经历,他们在某个项目中展现出超越常人的能力,或主动投递简历,或俱乐部主动抛出橄榄枝,早早进入这个圈子。在糜加诚看来,“很多事情都是自然而然的。”

曾泽海被认为是联盟中最具天赋的选手,他直言天赋和努力,前者起到的作用更大。

努力

相较于天赋,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说天赋使然帮助这些年轻人完成了从高阶玩家到职业选手的身份转变,那么在职业赛场上站稳脚跟乃至成为现在的自己,努力是必要条件。

问及这些名人堂选手的日常,他们给出的答案惊人相似:每天10到14小时的训练,除了吃饭睡觉,他们只做这一件事。

朱伯丞是曾泽海口中的“更好的选手”,而朱伯丞回应:“他是好记性,我是烂笔头。”朱伯丞并不愿意标榜自己有多努力,他认为联盟中的其他人也付出了很多。那么,从选手朱伯丞到PEL第一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当下的朱伯丞只想到一句话:“我喜欢去钻研一些别人想不到的地方……”

压力

迈入职业电竞大门之初,这里的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现实与想象的偏差,而这是他们必须经历的阵痛。

冯姝杰10岁时通过观看一场比赛爱上了电竞,“当时看到别人站上最高领奖台上,这个画面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这是冯姝杰的电竞梦,之后的10年这个画面反复在他脑海里闪现。2025年,冯姝杰距离拿到毕业证只有半年时间,他收到了EDG俱乐部的试训通知,彼时他决定大胆追梦。

值得一提的是,EDG招聘试训选手的最基本条件是在和平精英全区排行榜上至少前100名的玩家,冯姝杰当时的名次刚好就是第100名,这就意味着,在他前面还有99个竞争者,刚刚加入俱乐部的冯姝杰很快就感受到了压力。

“去了(俱乐部)之后发现很多和当初想的不太一样,每天训练的压力老大了,对于我们来说,等于从一个单纯的读书环境一步迈入了社会,本来是一个爱好,现在变成了工作,(打得不好)很长时间都有一种挫败感。”钟鸿森也感同身受,当初想着天天打比赛多开心,还能拿工资,加入俱乐部之后,高强度的赛训任务和教练的严格要求让他发现职业化绝非儿戏。

成长

工资交到父

有人说电竞选手是一个“冻龄”的职业,因为除了训练比赛,他们的生活中不掺杂其他事情,但职业选手真的只有赛场上这一面吗?他们也在慢慢学会长大。

98年出生的冯姝杰是联盟中最年长的选手之一,他眼中的自己曾经太过执拗。2025年12月,首届PEL总决赛上演,比赛前的那个晚上4AM战队内部却发生了争执,导火索是冯姝杰和队友们关于比赛的判断存在分歧,眼看着争执愈演愈烈,队友们甚至不想和冯姝杰一起打决赛,俱乐部管理层不得不下场“调停”,这才让矛盾得以化解。

冯姝杰回忆,没有那次争吵,队伍可能拿不到最后的总冠军,毕竟情绪的宣泄让大家的内心恢复到一个平稳的状态中,但冯姝杰还是强调“错在自己”。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他们,身边有suk(冯姝杰)这样的人,还以那样的方式对待我,我会非常难受……人在生气的时候,很容易说出刺痛对方的话,尤其是大家都那么熟,知道彼此的痛点在哪里,当时自己真的太不成熟了。”冯姝杰坦承,很多道理是在大家之后分开了才逐渐明白的,心中的懊悔甚至让他说出了一句分量很重的话,“打职业的这条路上我丢掉了太多友情”。

成功与失败

“菜就是原罪”,这是电竞世界里再熟悉不过的一句话。曾泽海告诉我们,职业赛场有时候比想象的更残酷,“大家都只会记住冠军,很少去记住你的努力,也没人会记得亚军。所以没有拿到冠军之前,一切都是白费。”

职业选手的话过于直白,但却反映了一种现实。如今能够进入到名人堂的选手无不战绩彪炳,他们记忆中最深刻的事情也多与赛场有关。朱伯丞依然记得2025年PMCO的中国区预选赛最后一场,他单局淘汰了11人,帮助队伍逆风翻盘;钟鸿森也聊到2025年夏季总决赛他和队友一起拿下了PEL有史以来的单场最高分。

然而,竞技体育中没有常胜将军,失败总会不期而至。与冯姝杰的交流中,没少听他说被与扬一穿六,那场2025PELS4赛季总决赛的决胜局让他久久不能释怀,“那一刻你发现,无论你多么努力,无论多么认可自己的能力,当一些奇迹发生的时候,自己真的会感到无能为力。”

类似的苦涩,如今身处名人堂的5位选手都品尝过,但相比于失败,面对失败的态度无疑更重要。

朱伯丞并不避讳:“现在就是我的最低谷”,自今年6月转会北京JDE后,他和队友的最好成绩只是常规赛第5,早早进入休赛期的朱伯丞只有一个念想:赶紧打上比赛。

作为联盟最早的一批选手,名人堂的5位选手都不年轻了,结合团队表现,他们也并不处在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好阶段,但每个人都没有想过放弃。

26岁的冯姝杰透露,自己两年前考虑过退役的问题,但这样离开赛场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冯姝杰希望用一个出色的赛季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当下他套用了《英雄本色》中小马哥的一句台词,“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有多么了不起,我是要告诉所有人,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为国争光的那一天让朱伯丞永生难忘。

电竞是什么?

“电竞是什么?”这是一个外延无比广阔的问题。对于名人堂中每个人来说,一路走来,心中会有不同的感悟,也会给出不同角度的解读。

曾泽海很直白,“这是一项职业。”曾泽海很早就离开了校园,父母想,不读书的话,为了今后的生计,孩子必须尽早掌握一门技术活。最初曾泽海被送去做学徒,学习如何维修挖掘机。巧合的是,他的汽修师傅曾经也打过电竞比赛,通过和曾泽海的接触,他发现这个孩子拥有不俗的电竞天赋,也鼓励他走上了这条路。

对于所有人而言,告别校园之后找到一份工作是最现实的问题,而电竞让这些年轻人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了交汇点。

走上电竞之路的冯姝杰最开心的事情是把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交到父母的手上,“我告诉父母,我自己能够养活自己,我还能照顾他们。”

当然,职业之外,电竞带来的还有认可。冯姝杰回忆,上学的时候一个班60个学生,差不多有50个人在玩和平精英,冯姝杰说要打职业的时候,同学们不以为然,直到有一天大家在和平精英的主界面上看到了冯姝杰这个名字时,很多同学甚至老师都给冯姝杰发了信息。冯姝杰很激动,“我做到了,当初那个不起眼的小孩终于站上了一个大舞台。”

作为联盟转会费纪录的保持者,糜加诚和冯姝杰一样在孩提时代就在编织自己的电竞梦,打职业后每个月都会给家里寄钱,但关于电竞,他更愿意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出自己的忠告:电竞不是玩游戏。

这些年糜加诚看过太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不再坚持,一些人试训过程就当了逃兵,一些人打了一、两年也选择退役,他很不理解。

“我觉得他们最开始就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来打职业?有的人试了两个月就不想打了,这样的例子我看到挺多的,开始觉得打游戏多有意思呀,只有3分钟的热度,如果只是这样的想法,我劝你不要走这条路。”

电竞从来都不是玩游戏,随着近年来的迅猛发展,电竞不断走上更高的舞台,作为一项新兴的竞技体育,也承载起为国争光的重任。

入选名人堂的5位选手中,朱伯丞是唯一一个参加过亚运会的人,被问及成为职业选手后做过最有意义的事情?他不假思索就给出了答案——为国出征。

“说实话,我们打职业比赛,包括打国际比赛,只是给赛区争面子,打亚运会代表的是中国,是要打给全亚洲其他国家看的……”去年杭州亚运会,朱伯丞和队友凭借优异表现最终拿下了和平精英项目的金牌,决赛那一天恰恰也是10月1日国庆,朱伯丞心中,这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

借着5位选手入选PEL名人堂的契机,我们有了这样一次敞开心扉的对话,他们身上的点滴拼凑在一起,勾勒出一个电竞项目5年的成长,更向大众诠释了职业电竞选手最真实的模样。

当然,入选名人堂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并非盖棺定论,在电竞的道路上,他们还将砥砺前行。眼下每一个人都表示:名人堂是一个认可,更是一个鞭策。在这里,朱伯丞个人的一段独白或许可以作为参照,“我被打上了一些标签,过去这些标签一直推着我继续努力,继续向前走。比如说我是第一人,我会想着怎么去完善自己,做得更好;再比如冠军的称号,我会想着去拿下一个冠军……”